2011年12月14日 星期三

筆記☆醫療改革

閱讀下文,然後列出作者主要觀點。對此文章作出評論,你有多大程度贊同作者的觀點?
撰文:吳劍華(資深藥劑師) 《醫.藥.人》 第 85 期 http://www.3phk.com/v5article2.asp?id=1775&folder=door&section-forum&issue= 醫療改革諮詢文件出台後,不少專家提出複雜的理論理據,一般市民未必能看得懂,本文希望從簡單的角度出發,讓普羅市民有比較有深入淺出的概念。   香港人要甚麼?香港的小市民對醫療服務的基本要求:第一就是門診24小時隨時可以看醫生,價格要合理,質素要有保障,希望是用者能付(用者能負擔)。   第二是滿足救急扶危的需要--救人要救急時無。香港人害怕輪候時間過長、害怕治療費用昂貴、害怕遇上大病時經濟拮據而失救,用者不能付(用者負擔不來),所以盼望政府要為危疾「包底」。   公營服務應是窮人基本醫療服務的安全網,也是全民危疾的安全網。改革必須着眼於以下各項。 大同社會   要解決醫療融資的來源,大家必須認同一個基本點,就是要有「大同社會」的概念。在醫療體制裡,有錢的補貼窮的,不至見死不救,可說是實踐大同社會的重要一步,而從稅支付的方式是最具效益,即收入高的人士如商家,相對上在醫療資助最大,得益較少,他們的財富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醫療制度問題非常複雜,市場訊息極不對稱,單是以市場的力量,無法制衡一面倒的傾斜。目前,在香港的醫療制度下人人平等,市民不論貧富,皆能得到極為廉價的醫療服務,這種公共政策值得商榷!   公私營市場必須重新定位,全面的市場化或全面由公帑支付都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有錢的人應多使用醫療保險制度來支付醫療服務開支,避免分薄了窮人基本醫療的資源。 醫療保險   第二大原則是健康的資助患病的,這也是醫療保險的原理。簡單的說,是無病的資助有病的,用廉價藥的人協助用貴藥的人,以此達至用者能付的目標。但現時私營醫生收費高,收費透明度低,往往令保險受保範圍縮窄,病者共付的部分亦大,醫保不能完全支付所有醫療開支,保險公司為了要分擔風險,多招徠年輕健康的人投保,對老病傷殘便敬而遠之(因這群人令保險公司「賠本」的風險高)。只有獨資經營的「全民醫療保險」才能真正分擔風險,讓保險發揮真正作用,不會做賠本生意,而政府就是唯一最公平的醫保公司。 善用社區醫療資源   由醫療專業把關,可減輕市民醫藥負擔。市民身體小病不適時,不一定要即時看醫生。舉例說:我們偶爾頭痛,可以找醫生作價格昂貴的掃描尋找頭痛原因;可以吃些止痛藥止痛;甚至不費分文的睡一覺,可能亦可以紓緩頭痛。所以小病時可選擇社區的專業協助,例如諮詢社區的藥劑師意見,藥劑師憑他們的專業知識,有效地轉介市民往見家庭醫生。因社區藥劑師是免費諮詢的,市民對醫藥的負擔自然會較少。   歷史遺留的錯誤是過分保護醫生利益,醫生壟斷了其他醫療專業的自主,醫生轉介造成了醫患利益衝突,各類社區醫療資源因壟斷而萎縮,令整體醫療成本增加。例如現今病人需要做物理治療必須由醫生轉介,其實多一層轉介,只是多一層剝削。 糾正醫療專業角色衝突   現時公營醫院工作壓力沉重,各醫療職系人手短缺,在管理上更易造成混亂,公營醫院已出現人力資源錯配,舉例說,護士兼顧其他醫療專業的職分,諸如處理藥物或作藥物輔導、教導物理治療等工作,已合併在一些為護士而開設的專門職級來提供晉升機會,以挽留護士短缺的人手,卻因此而造成基層護理無人做。這樣巧立名目,令醫療專業角色衝突,引致架床疊屋的管理,從病人的利益來說,是毫無好處的,所以,應讓專業做專業的服務較為恰當。 打破治病必在醫院的觀念   預防勝於治療,打破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全力推動健康教育,改革健康信念,灌輸全人健康知識,病不只是治身,也還要治心!打破治病必在醫院的觀念,為公營服務定位,醫院是治大病的地方,小病及已穩定的,必須離開醫院,往社區公營的或私營門診就醫。 總結   改革不在融資而在醫療體制,政府一向的政策與態度,都是維護醫生的利益、向商界傾斜,單是向市民口袋裡拿錢是不能解決問題!要改變現時的僵局,政府先要拿出政治勇氣與決心,確立根本的公共醫療政策,敢於改變上述有問題的體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