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學童自殺看香港社會價值觀
顧耀輝 腦神經專科醫生
2011年11月18日
一名小五生疑因為抵受不了學業壓力而跳樓自殺,在學生的書包裏亦發現他的日記簿寫上「好想死」。一直以來,學童自殺事件都偶有發生,雖不是常常出現,但似乎沒有間斷。是我們的價值觀出現了問題嗎?這真的值得大家討論。
香港是一個自由的社會,可是下一代似乎不怎麼自由過。行醫了這麼多年,筆者問過不少小朋友讀書是為了甚麼,他們很多都只答為了賺錢,而不少家長亦很滿意、認同這個答案。有些家長還只灌輸這個價值觀給下一代。無可否認,香港是一個知識型社會,為了生存,讀書為了賺錢無可厚非,但這似乎只是讀書的其中一個目的。如果我們只視賺錢為讀書的唯一目的,當孩子讀不了書時,那怎麼辦?只得死路一條(因為讀不了書,就沒有前途)?
當孩子決定自殺,這就表示(一)他看不到出路;(二)生無可戀。如果讓孩子看到其他的價值,例如在人生裏,賺錢並非讀書的唯一目的,讀書更不是人生的唯一價值,在這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價值是值得珍而重之,這至少也令他們懂得在想死前,顧及父母親人的感受,念及親情,使得孩子們生有可戀。香港是自由的社會,我們應該可以讓下一代看到不同價值的重要性,但可惜的是我們灌輸給下一代的,讓下一代所看到的,卻只是單一的價值,這就局限了孩子們的選擇和出路,容易讓孩子在面對學業問題時走上不歸之路。
2.「港孩」抗逆力不足月內三童自殺引關注
梁頌恩 / 基督日報記者
2011年11月16日06時47分
今年中小學生九月開學至今,已發生4名學生墮樓慘劇。有輔導人員指悲劇反映新一代「港孩」在舒適的社會環境及父母呵護下成長,抗逆力低。
今年4宗墮樓案件中,輕生學生年齡由10至14歲。當中有一名成績中上的小五學生在日記內大吐苦水,表示自己因功課壓力而「好想死」,最後真的走上不歸路。
《明報》引去年一份由明愛氶港大發表的研究指出15%小學抑鬱及焦慮,更有3%表示「想自殺」。
明愛社工督導主任馮慶球表示,新一代「港孩」成長環境順利,加上父母過份注重學業成績,致他們抗逆力低,建議學校主動教育家長教師處理學童情緒之法。
3.港孩抗逆能力低易引發情緒病
星島日報 2010-07-20
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近年收到兒童情緒求助個案中,有三成與嬌生慣養的「港孩現象」有關,較兩年前上升一成;這些兒童物質生活富足,有傭人照顧,但自理能力低。臨牀心理學家稱曾有求助的小六生,竟然連簡單生活技巧如自己洗頭、綁鞋帶甚至便後清潔都不曉,她指「港孩現象」兒童過於自我,情緒智商低、抗逆力更低,一旦遇上挫折易引發情緒病,甚至出現自殺念頭。
新興潮語「港孩」是指生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至二千年初,大多來自中產家庭,物質生活富足,有傭人照顧,但自理能力低。香港持續培訓中心兒童培訓高級總監梁鍾秀惠估計,本港可能有一半屬「港孩」。香港健康情緒中心臨牀心理學家鄒凱詩稱,由於「港孩」受父母和傭人寵壞,以致有「三低」特徵,包括自理能力低、情緒智商低、抗逆力低。
她指問題源於父母過於溺愛,對孩子過分保護,令子女缺乏鍛煉自理能力的機會。鄒凱詩說,家長誤以為子女只要學業成績好、興趣多元化就可,為了讓他們可專注學習和參加更多課外活動,生活小節均由他人代勞,令子女不懂得照顧自己,待人接物能力差。她警告情緒問題在青少年時期會陸續浮現,遇上挫折時容易崩潰,甚至出現自殺念頭。
她表示中心近年接到的兒童情緒求助個案中,涉及「港孩現象」的個案有上升趨勢,從過往每十個有一、兩個,到過去一年收收的五十個個案中,有三分之一有此特徵。鄒凱詩擔心,若情況沒有改善,未來一、兩年涉及「港孩」的求助個案會再增加一成。
鄒凱詩指過去曾接觸過一個小六男學生個案,該學生平日只會使喚傭人「斟茶遞水」,半夜肚子餓時會叫父母買夜宵,自己不懂得綁鞋帶,父母須購買黏貼鞋,連洗頭也要父親幫忙,「該男孩連護髮素都不懂如何用,如廁後不懂清潔,最終乾脆不在學校上廁所!」她指該男孩亦「少爺」性格,與同學相處不好,以致經常不願意上學,父母遂帶男孩求診。現時該男孩升讀中二,情況也稍為改善,明白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懂得自己洗澡。
另一個個案是一位十七歲男孩,自小都倚賴母親,連功課都要母親幫忙,升中後因為無法處理功課及與同學相處問題,以致情緒容易波動,甚至曾經打母親。
要解決「港孩」問題,鄒凱詩認為父母要採取「積極不干預」策略,放手讓孩子學習,當小孩開始學會說話便要教導基本禮貌,孩子四至五歲時須學會自己梳洗等。今年十一歲升讀中二的呂安兒,平日須學習奧數、英文和跳舞,為了有更多時間應付功課和補習,在家中毋須做家務,父母又認為廚房太危險,即使飲水亦由家人代勞「斟水」。呂安兒承認自己有輕微「公主病」,脾氣也不好,但已學習改善。
問題:究竟學童自殺的成因是社會風氣及父母壓力還是學童本身抗逆力不足?
提示:錢+過度保護→成績+沒抗逆力→自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